布殊2016.07.17
上课时我们常常提到表层意识与本体意识,有这个分法,只是方便说,表层意识就讲我们的妄心,本体意识就是本心,严格来讲,表层意识就是本体意识最外面的那一层,二者是一体的,所以表层意识也是本心的一部分,只因为它在表面,容易被业风吹动,动的就是所谓的妄念,就像大海的表面容易起浪,台风的外围狂风暴雨,台风眼里无风无雨,是同一个道理。当你以为这些妄念是真实的,而且活在这些妄念里,就不得不去面对它,久而久之就身心疲惫。表层意识是谁鼓动的?业风。它是由你多生历劫生成的,它有它的力量,所以能兴风作浪,让你业力不断。
诸佛菩萨都说每个人的本心本性是圆满清净、本自俱足的,那还修什么?恢复原有的宁静!不被业风干扰,不被浮光掠影给迷惑,享受原有的清净本性。所以修行有几个步骤:
一、消业:
消业最快的方式就是忏悔,它可以快速地把表层意识起大风大浪的情况给缓解下来。严格说起来第一步是消业除障,最后一步也是消业除障,要这么分是因为整个过程的需要;有业就有障,本心的光明就没办法穿透表层意识。自性光明能透过,表层意识的波动就会慢慢停下来,就会得到少份的正受。所以把业一点一点地消掉时,原来的大风大浪就会逐渐平静,偶尔让你在某个瞬间见到本心。
二、见本心本性:
当你在某个瞬间见过一次本心本性后,就可以顺藤摸瓜,容易契入本心当中,也就是见到本心本性了。一旦到达这个程度时,业风造成表层意识的波浪就小了,表层意识就相对宁静,就会由表层意识看世界,转变为逐渐由本心本心看世界了;也因为业障还没能完全消除,所以有时能达到澄清的状态,有时还达不到。这时有种常见的情形,不同时间发生同一件事,有一次你可能是爆跳如雷(用的是表层意识),有一次却是可以平稳面对的(用的是本体意识)。
其实佛也是可以用妄心的!祂可以表现出很着急的样子,实际上祂只是在表演,所有情绪上的表演,对祂来说只是附属品,是用来与众生沟通的工具,可有可无,所以释迦摩尼佛传法给迦叶尊者,大家只看到了拈花微笑,剩下的是祂们俩用本体意识的沟通。所以禅宗传法用的是“传心”,不从表层意识过度。
三、随缘度日:
自见本心本性后,由于换了视角,就不再是消业除障,成为“随缘度日”,进到了“随缘消旧业,莫更造新殃”,什么随缘来了,就随着缘分消业障,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开悟的人,他的生活不一定美满的原因。好的缘来了哈哈大笑,坏的缘份来了就好好面对,无怨无尤。这时表层意识仍然在,只是它会变得很可爱,不再会犯上作乱,就像普明禅师讲的“牧牛图颂”。简单讲本心就是君,妄心就是臣,只要君王了了常明,臣子的善恶一眼即知,臣子就不会乱来。
妄心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掌控,因为它的本质就是恐惧,这也是多数人一生都活在恐惧、掌控欲中的原因。修行的初期就把自己的表层意识由本体意识给同化,当表层意识向一个人的本体意识越接近时,就是所谓的本心凸显了,这时二者之间就打通了,通什么?神通。当表层意识被本体意识同化后,它就能展现预见性的超能,也就是佛家讲的五眼六通;这时的表层意识就是妙用,本体意识始终是如如不动的。
当一个人本心通透时,他的恐惧很淡,不再试图去掌控什么,所以能随缘度日,业障也越消越少,夜梦吉祥,恢复到几乎没有妄念状态,也就是“如来(Buda)”,如同本来,本来的那颗心。到达这个状态时,会觉得神通妙用也只是圣末边事,只剩下全息一心妙“观”。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人必须恢复到零态进入本心后,才有可能转变自己的命运,就像某个程序在运作时就没办法改变原有的设计,一定要先终止执行,按了ESC(即零态),才有办法调整程序。这代表着你可以改变生命蓝图,重塑生命轨迹,假设你小时候有一段经历很痛苦,只要进入零态(即进入本心后),把那段的记忆给消融了,再重新执行那个程序时,就会发现那段记忆没有了,再也记不起来;如果没达到,说明你进的零态还不够深。同样的道理,如果每天晚上睡前能做到很好的归零,每个早上都会新生的,有着全新的命运,在托勒《当下的力量》、袁了凡《了凡四训》中都有相关的说法。
Visits: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