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殊 2019.01.20
我们生活的周遭常出现一种情境,某个人捶着自己的胸口,望天吶喊着“老天爷啊!都没有人知道我的身心有多么痛苦、煎熬啊……”。没错!肉体会疼痛,个人的内心和情绪上也会感受到痛苦,表示身心的痛苦是两件事。那有没有可能身体虽然很痛,可是心很快乐呢?完全有可能!因为身体和心灵是可以分离的。儒、释、道的精髓都告诉我们身心是可以分离的。
《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章中“身根圆通章”讲到毕陵伽婆蹉赤脚在城中乞食时,不小心被毒刺扎了脚,全身都痛。他开始思维,到底是我的身体痛,还是心痛呢?而知道痛的那个“痛”是我?还是“知”是我呢?最后他发觉痛属于知觉,知道身体痛的那个“知”并不会痛,而且那个“痛”也不是我,“知”才是我,也就是说身体会痛,但是心并不会痛,当下身心忽空,以“身体”觉知来修法悟道,证得阿罗汉。
但是,人往往执着于六根的感受,贪着味道,也贪着六根感官的刺激享受,所以亡不了身。更不知道“知痛知痒”那个“知”就是王阳明讲的“良知”,就是“明心见性”的“见性”。而“见性”就是生命的能量泉源,你可以在“知”与“痛(感受)”上面一体两用,犹如放在天平的两端。当你摆在“痛(感受)”上面时,就会不断地分别,本体的能量就不断地减弱;如果是摆在“知”上,凡事只想“我知道就好了”,除了在身体和心灵方面的痛苦就会减少,在“知”的力量上也会逐渐地愈来越大,烦恼变少,说不定哪一天就亡身了。
在课堂上,你明白了这个道理,恭喜各位,通通开悟了,毕业了。重要的是你能不能保持这个“知”。当你一离开教室,回到日常生活又被“痛”拉走时,毕业证书就被收回了。如果真正在生活中的每一刻都能实践,将会在菩提道上大大地迈进一步,只要心中还是存有 “可是我还是烦恼……”这些类似的想法,那你的毕业证书已经还给发证单位了。
《楞严经》讲“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其中的“纯觉遗身”说的就是当你只有知觉,没有其他东西留下时,就可以得证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就这么简单,关键是你能不能放下那个心,舍不舍得你的身和感受,如果都能舍掉,将会有大乐现前。当你能不断地回归“知觉”,有一天你一定会开悟,开悟后再继续修,修到身体亡掉了,只有那个觉,就能得证无上菩提。
但在生活中我们还有个肉体,怎么办?可以采取三七开的办法。把七分的能量用在良知(知觉)上,三分放在肉体,这样做,既能觉知身体的感受,也能把大部分的能量放在觉知上,这就是菩萨。既享受现世的生活,又把本心安住在神圣的法界,安住在“天国”,安住在“神”的世界,就是“我与你同在”。当你把个人的知觉扩张融遍了整个身体,然后从一身(自己)到多身(周围的人),由多身到大身,由大身到法身(遍虚空尽法界),就证法身,成道了。 此时,生命对于你来说,活着就是一种享受,痛苦、快乐都是享受。别以为痛苦不是享受,在热死人的夏天里,手上如果有一杯喜欢喝的冰凉饮料,马上喝一口下去,你会说“哎呀!真是痛快”,所以痛苦是也是种享受。
此时,即便明天要死了,今天也不会难过,因为生是永恒的,只是肉体会结束,那个“知”不会。一旦肉体的30%完全融入良知的70%,就回归了天国,回归极乐,回归大圆觉海,回归生命的海洋,那种快乐、自在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可以说是无拘无束,可以感觉到当年佛一出生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这就像一滴海水滴到太平洋里全融,“你”没有了,只剩下“大身”,你还在,“大身”也还在,那种遍融遍摄,重重无尽,就像我现在在这房间里能看到这本书,是因为这盏灯还是那盏灯,你永远不知道,就算再精密的仪器也测不出来,因为它们完全地融合了。我们在法界里面,每个人都是融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我们原本不分彼此,只因为有了这个肉体,开始感觉我跟你不同,我跟他不同。
当你真正悟道后,会发现人人都是一样的,就不会有强烈的占有欲,学会安住在人生最大的享受–“分享”之中。 当一个人(一身)觉性圆满之后,意识就会扩张,能了解周围的人(多身),然后了解整个世界、整个宇宙(大身)。换句话说,是整个法界整个宇宙和世界都是相通的,我们怎么可能一个人苟活或独存呢?这就是大身的意义。当你就成就了法身,就是佛、上帝,就是真正的与神同在。
Visits: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