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殊 2017.05.11
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以分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三点来说明。
首先讲这个“应”。讲的是一种回应,一种反射动作。正因为“应”是一种“响应”,响应当下的一种反射动作,表示它是一种直觉,但是,它中间不能有所“住”,因为它是“无所”的。为什么说没有“所”呢?因为心是空的,才会产生一种“能”,也可以说“心”就是一种“能量”,但它有个其妙的特色就是会“产生反应”。
我们在不做事或不动的时候,这个时候或许可以“心本如空”,也就是心里头就什么都没有,一旦面对人、事、物等诸多外境时,就产生了反应,也就是“生其心”,心原来是空的,这时变成“有”了,进而产生作用,只是这个时候反应的快慢,就代表着你的智慧的高低。
如何能很快呢?要“无所”。只要这中间没有障碍,反应就会非常快速,智慧也是如此。所以佛回答问题时,是不会转弯直接就来的。你是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所”。所以有些人讲“心所法”说的是“心所”,指的就是有个心所,心上面有什么,你就把它当个“锁”。
心上有多少“所”,就代表有多少“住”,有多少“执着”,有多少“锁”,这些会把你心所有的德能都给屏蔽了,也就无法去得到或运用本心原有的无量智慧,而这种智慧,正是回应当下的一种直觉。
Visits: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