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滌蕩身心的清涼朝聖

一場滌蕩身心的清涼朝聖 150 150 einsja

惠問 2025.06.25

新綠的五月,我踏上了五臺山。在來五臺山之前,我以為的五臺山是「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但當我們用一天的時間走完五臺時,才知道我是多麼的膚淺。

五臺山號稱「清涼聖境」,五座台頂,風格迥異。

東台雲海翻湧,北台寒風最為徹骨,中台殿宇恢弘,西台意境幽遠,南台錦繡多彩。每至一台,雖視野或因風雪受阻,但那立於天地之間、風雪之中的孤絕感,卻異常強烈。回望那蜿蜒的山路,將五座孤峰奇妙地聯結成一個整體—正如佛家所言「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一峰都是獨立的道場,共同構成了完整的五方智慧壇城。

行走本身,就是一場移動的冥想。風雪中的寺廟殿宇,香火味、誦經聲,隱隱傳來。即便不是虔誠的信徒,身處此地,目睹肅穆的佛像、堅守的僧人,乃至三步一叩的朝聖者,一種無形的、深沉的力量也在悄然注入。它是一種關於信念、堅韌與超越物質困頓的精神示範。風雪中的五臺山,作為精神道場,在極端環境中,信仰的光芒更顯純粹。

登五臺,我的身體極度疲憊,然而此行奇妙之處在於我沒有煩躁和抱怨,反而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寧靜與清明。當體力被調用以對抗外在環境的嚴酷,大腦中那些無休止的日常雜念-工作、人際、欲望、焦慮,仿佛也被消耗殆盡。個人的得失、憂喜,在這片亙古的清涼世界裡,顯得何其微不足道,有一種放下執念後的釋然,一種與當下境遇和解的從容與內在的安穩。

走下五臺,告別風雪,回歸塵世的煙火,身體的寒意與酸痛很快消散,但那場刻印在心底的「清涼」與「平和」,卻沉澱下來。
它提醒我:自然之力浩瀚莫測,常懷敬畏方能謙卑。真正的平靜,往往不在喧囂之外,而在穿越風暴後的內心澄明。

文殊菩薩象徵著圓滿的智慧-這圓滿或許不在於洞悉一切奧秘,而在於能以一念平和,接納世間的無常。

最後,感謝老師的引領,感謝師母的關懷,感謝師兄師姐們的分享,五臺山之行,收穫滿滿。

Visits: 19

中華金剛般若禪學會

地址:新竹縣寶山鄉油田村油石路8巷8號
本會電話:03-576 9388
聯絡信箱:jinganbore1010@gmail.com
Line ID:0905075585
wechat ID:k0905075585

內政部核准立案台內團字第1060075636號
新竹地方法院核准106證社字第18號

©中華金剛般若禪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