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殊 2021.08.25
问:
悟之前与悟之后的“空”与“有”有什么不同?
答:
一样的。你不管悟还是不悟,空跟有的状态是一样的,空就是没有,有就是现象。
《心经》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也就是说“有就是空,空就是有”。什么意思?当下就是空!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不是说事后空,是当下空。你的有是妙有,如同幻灯片投射出去的声、光电的影子,你的感受器,不管是眼睛看到、耳朵听到、身体感受到的,就是你的心相,不是实相、真相,一旦执着了,就不是当下空。
悟前的空与悟后的空是同一个空,但是对你来说感受会有所不同。开悟之前执着空,执着有,但是执着一个空时就不空了,执着一个有时,它就不是原来那个有了,是你认为的有,所以才说都不真实。开悟后知道空就是有,有就是空,不取不舍,既不舍掉什么,也不执着什么,也就是《法华经》方便品讲的“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这个空有就是生命本来的状态,不需要去空它或是执着它有,它本来如此。所以修行就是要你放下所有的执着,放下你自己所有的概念,那就是顿悟了。
有个故事是俩位禅师的问答。
其中一位问对方:“虚空,你抓得住吗?如果可以你抓抓看。”
对方的禅师问:“怎么抓?”这位禅师走过去把问话的禅的鼻子一捏。
被捏禅师大叫:“哎呀!痛啊。”
捏人的禅师就说:“这就是空了。”
其实故事里是要你参透这个“空”不是这个虚空的空,“有”就是空,你哀哀大叫就是空。你懂这个道理的时候,就会知道喜怒哀乐都是空的,这时就会活得很潇洒很自在,很洒脱,大自在,大解脱,拥有大智慧。
Visi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