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殊 2021.08.25
問:
悟之前與悟之後的「空」與「有」有什麼不同?
答:
一樣的。你不管悟還是不悟,空跟有的狀態是一樣的,空就是沒有,有就是現象。
《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也就是說「有就是空,空就是有」。什麼意思?當下就是空!這一點要特別注意,不是說事後空,是當下空。你的有是妙有,如同幻燈片投射出去的聲、光電的影子,你的感受器,不管是眼睛看到、耳朵聽到、身體感受到的,就是你的心相,不是實相、真相,一旦執著了,就不是當下空。
悟前的空與悟後的空是同一個空,但是對你來說感受會有所不同。開悟之前執著空,執著有,但是執著一個空時就不空了,執著一個有時,它就不是原來那個有了,是你認為的有,所以才說都不真實。開悟後知道空就是有,有就是空,不取不捨,既不捨掉什麼,也不執著什麼,也就是《法華經》方便品講的「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這個空有就是生命本來的狀態,不需要去空它或是執著它有,它本來如此。所以修行就是要你放下所有的執著,放下你自己所有的概念,那就是頓悟了。
有個故事是倆位禪師的問答。
其中一位問對方:「虛空,你抓得住嗎?如果可以你抓抓看。」
對方的禪師問:「怎麼抓?」這位禪師走過去把問話的禪的鼻子一捏。
被捏禪師大叫:「哎呀!痛啊。」
捏人的禪師就說:「這就是空了。」
其實故事裡是要你參透這個「空」不是這個虛空的空,「有」就是空,你哀哀大叫就是空。你懂這個道理的時候,就會知道喜怒哀樂都是空的,這時就會活得很瀟灑很自在,很灑脫,大自在,大解脫,擁有大智慧。
Visi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