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殊2021.09.07
「正真般若觀照」不是一個動作,它是一種生命的狀態,這種狀態是完全無為,完全自然的。不可以有刻意的動作,一有動作就進入第二義,進入第二念,就進入二元世界了。
這時觀得再好也是門外漢,以心觀心,以念止念是妄念,以心止心也還是妄心。只要你掌握這個要點,加上師父告訴秘訣,刹那間所有的妄念都沒有了。所以不用除妄念,既然是妄念,你就抓不住它,也無法追尋。古代有位大德的說:「誰把那片雲幫忙釘在牆壁上。」沒有人做得到!就是這個寓意。
可以抓取的什麼?是「般若」!般若是生命的本然,是生命之光,有生命就有般若,前提是不能打太多的妄想,打太多的妄想,般若就被遮蔽了,失去原有可以觀照的功能,這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為什麼要「行深」?因為最開始時,你無法消除你的妄念,你還在起心動念,當你真正深入到般若裡時,會豁然發現般若就是你的生命,就是生命之光,有生命就有般若,這時你才會明白這一切,放下所有的執著;另一種說法就是把所有的概念性的東西全丟掉,般若就現前,然後才達到照見五蘊皆空,整個世界通通都是空,這時所有的苦難就都解脫了。
有了般若後,清清楚楚知道自己所在的世界是一場空,是一個夢,但並不是說什麼都不要了,什麼都不用了,如果是這樣,就又落入了二乘(小乘)的见的。唯有明明知道一切皆空,還是勤做不已,才是菩薩的境界,才能如《大般若經》講的大乘境界,如一位大德讲的「宴坐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由於「諸法緣生」,這個世界還是如其本然的存在,因為這個緣是眾生的共業,不會因為一個人觉醒了,大家就全都觉醒了。如果你觉醒了,有足夠的智慧,力量足夠大,除了可以改變你的命運,也可以讓有缘的人過得更好,讓這個夢變成美夢,變美麗的天堂。
所以,怎麼除妄念?不用除,因為妄念就是妄,只不要理它,不去消除它,它就消除掉了。
Visits: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