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1
轉載自《尖端1號》
在《道德經》第四十章中,老子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在四十二章中又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的這些話,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宇宙是從一無所有開始產生的,而後逐漸演化出日月星辰、天地萬物的。在第十四章中也曾講:「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在第二十一章中又進一步講:「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這兩章中老子替我們描述的恍惚狀態就是宇宙演化萬物的粒子態時期,有人把這個時期稱為「初始奇點」。
為什麼老子在西方人眼中被尊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呢?這是源於老子在2500年前,在不借助于任何現代科學儀器的情況下,卻能講出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規律,並與現代宇宙大爆炸理論驚人一致有關的。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在2500年以前,老子是如何做到如此清楚的「看」到宇宙起源,和萬物演化的情形的呢?
我們只知道老子在其學說形成之前,曾經常行走於名山大川,經常靜立于高山之巔仰視宇宙,或止于水岸幽洞之地,使自己思維的力量超越於凡俗之上,做到「高瞻遠矚」、「思接千載」與天地源通。
關於這一點,後世道家弟子總愛牽強附會地認為老子是在吸收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在修道;這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凡夫俗子也受到這種說法的蠱惑並信以為真。其實不然,老子當時之所以這樣做,是有著深刻的現代科學意義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進入21世紀後,量子理論開始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我國基於量子糾纏理論所開發的量子通信技術,第一次讓人類從實際運用中理解了量子理論。
前不久,有些科學家猜測人腦和宇宙具有相似結構,甚至認為宇宙就是一顆超級大腦。我們且不論這種看法對與不對。但我們深信,人腦和宇宙萬物既然都來自於宇宙大爆炸,那麼它們之間必然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說穿了,也就是說人腦和宇宙初期和演化過程的各種粒子一定存在著量子糾纏關係,只不過我們總是處在浮躁之中,很難進入超塵拔俗的極靜狀態,所以,我們的思維力很難與宇宙中的量子發生糾纏關係。而老子卻做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才能在2500年以前便能和宇宙相通,很深刻地解讀了宇宙的本源問題。
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曾經這樣說道:「中國傳統科學思想的複合體,很可能會在科學發展的最終狀態中發揮大於人們所承認的作用。」這其實就是對老子及其所創立的道家學說的一種高度肯定和讚揚。
Visits: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