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殊2021.08.11
前面講過,回歸到原點就是佛,讓自己的念頭和身體靜下來,進而回歸零態就能成佛,但是有學生說自己靜不下來,靜不下來就提起來走,既然起了念,或者說念停不下來,就要起妙行,什麼是妙行?做每一件事情,都替別人著想。如果一直卡在自己的小圈子裡,絶大多數時間裡只想到自己,很難體會到生命的真相。
《華嚴經‧淨行品》裡就有教如何在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想到大眾。吃飯時,希望每個人都有飯吃;睡覺時,希望世界上的每個人都不失眠;走路時,希望每個人都走在康莊大道。就是每一個行為舉止,都「大而化之」,常常這麼想,常常這麼做,慢慢的心量就拓開了,行為就大方了,體會到自他不二,因為這些妙觀、妙行就能讓你不斷地拓展自己的心量,讓你不用一天幾個小時的打坐就能修行。
另外,《普賢菩薩行願品》有十大願望,裡面有一句「禮敬諸佛」?什麼是禮敬諸佛?什麼是佛?每一個人都是未來佛!所以禮敬諸佛就是說無條件的尊重每個人的意思,一旦體認到這個意義,就學會了真實的謙虛。更可以把它想成常隨佛學,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因為周遭的人事物都可以從中汲取經驗,都可以學習,不一定要自己親身經歷,更不需要自己犯過那個錯誤。《道德經》講「天道好還」,其實就是指「因果法則」,所以中國傳統文化非常強調因果法則,常講「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舉頭三尺有神明」,讓你做每件事情時都要謹慎,有一天會有人和你算總帳的。
這也是為什麼要大家寫修行日誌的原因,自己做自己的三屍神,自己記錄自己的好壞,好的放下,壞的就自己改過、懺悔。耕雲導師講過,一個人如果真心懺悔,而這個罪也懺掉了,想不起來了,或想起來時沒有情緒反應,好像在想別人的事情時,就不受報了。如果能真實的做到這個功課,就受益無窮。
Visits: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