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活中實做無所住而生其心

如何在生活中實做無所住而生其心 150 150 einsja

布殊 2021.04.27

《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中的「應」是「應對」的意思,教人要應緣接物。在應對各種境時要無所住,也就是不要有任何的執著,沒有貪、嗔、癡。

比如說你缺錢,正好別人說有100萬的生意,這時別過度動心;美女走過去,看看就好也別動心;有人要給你戴高帽子,開心一下就好,還是別動心。這裡講的動心不是說你都不能要,是告訴你不要貪著,不管有沒有,過了就都要放下;或是把過多的貪、嗔、癡放下,生出公道、平等、自在的心,都是無所住而生其心。

我們面對萬事萬物,面對各種應酬時,要懂得勤除貪嗔癡,要觀照自心,即便是被別人罵兩句娘,也要不影響你的心情,說話的時候還是保持客觀公正,這個也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果常常能夠達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能開悟,這是修行的要點。

怎麼樣無住?面對萬事萬物不要急著下判斷,因為凡事都是動態的(無所住),也就是《易經》講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要用動態的眼光來看待一切人事物,事做錯了是方法錯了,下次調整方式就好,不要針對人,最怕的就是認為是哪個人不行,這裡面會受到自己對人看法的影響,因為人也是會變的。不要有一個特定的眼光、固定的眼光,那就會變成用成見主觀來觀察萬事萬物,不用這個成見就叫無所住,生起來的心就是公平的心、公正的心、平等的心。當你跟任何人用這種心來交往,百利而無一害,每個人都會喜歡你,做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功。

整部《金剛經》的重心也就在這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為什麼六祖惠能聽到這句話時當下大悟,講「一切萬法不離自性」。意思是萬事萬物原來都是如,來都是中性的,但是好惡、美醜、高低…都是由你的心靈決定的。當你懂了這個道理後,在面對各種人事物時,不要急著下結論,不要急著去評斷,不要急著去定義,這樣才能永遠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永遠保持一個無住的心態,永遠不要被任何固定的框框教條綁住。

Visits: 44

中華金剛般若禪學會

地址:新竹縣寶山鄉油田村油石路8巷8號
本會電話:03-576 9388
聯絡信箱:jinganbore1010@gmail.com
Line ID:0905075585
wechat ID:k0905075585

內政部核准立案台內團字第1060075636號
新竹地方法院核准106證社字第18號

©中華金剛般若禪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