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入流亡所」

何謂「入流亡所」 150 150 ckkp

布殊 2016.03.21

《楞嚴經•卷六》開示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初于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句中的流是指聖人之流,這個流是初果羅漢,證預流果,而預流是預備進入聖人之流。

凡夫是「唸」佛。怎麼說?口中喃喃地唸著聖號不斷(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心中想著「我在念佛」,「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四相俱足。錯了!是要「念佛」。「念」是今心,是要你當下的每個心念都有著與佛同樣的念頭,念到有一天把「我」忘掉了,只有一句接著一句的聖號,這時「我」就空掉了。就像我們專注看電視、電影時,整個身心掉入劇中的情境,隨它波動,這也叫忘我,但是有情緒的波動,而念佛的忘我是沒有情緒波動的。

《金剛經》屢次出現「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類似的句子,為什麼?「是」是指一種自我肯定,自我認同,而「非」則是指可以不認同現在的我,因為所有事都能隨你的心意改變而改變。所以不要過分認同你現有的或特定的身分角色,因為這是「非」,也是無我(亡所)的必經過程。現在非常健康不代表永遠健康,現在富有也無法一直富有,唯有不認同才能放棄傲慢,學會謙虛,在靈魂深處,人人都是一無所有。一旦認清原來你不屬於所有的身份(比如:不是媽媽、不是女兒、不是老公、不是兒子……),什麼都不是時,你就入聖人之流了,入了生命的大道、大圓覺海,成為宇宙生命母體的一份子,融入了生命的海洋,從一個我變成了大我。

《金剛經》講:「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為什麼如來能悉知?祂就是它,而祂也就是它們,因為祂入了大圓覺海,所以有多少個三千大千世界裡面的眾生的心,祂都清楚地知道。但是,首先要忘「我」,先要認清自己的本來面目,經常達到這個境界就入聖人之流,不再是凡夫。

Visits: 40

中華金剛般若禪學會

地址:新竹縣寶山鄉油田村油石路8巷8號
本會電話:03-576 9388
聯絡信箱:jinganbore1010@gmail.com
Line ID:0905075585
wechat ID:k0905075585

內政部核准立案台內團字第1060075636號
新竹地方法院核准106證社字第18號

©中華金剛般若禪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