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動機有90%出自於恐懼

人的動機有90%出自於恐懼 150 150 einsja

布殊 2017.01.09

現代人時常有焦慮、擔心及失眠等許多狀況,這種情形的源頭來自於恐懼。

「恐懼」是一種扭曲的能量。一個人只要有恐懼,就會對外境產生各種自我保護的行為,即使對當下的人、事、物不能認同或其他種種因素、考量,表面採取了順從、隱忍,都只是為了暫時解決問題,卻會使內心深處蒙上更深的恐懼。長久累積下來,便開始抓這個、抓那個,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強大自己,保護自己避免再受到這種威脅,就形成了人的欲望、動機,進而變成人做出種種為了滿足欲望的行為。

現代人很常發生精神疾病,許多人心理一不舒服就去看精神科醫師,這些精神疾病往往是急出來的。這種病和恐懼有什麼關係呢?因為急的病根也是恐懼。做事情若慢了怕被老闆罵,怕被人嫌,所以要趕快做,怕丟了飯碗,努力做,怕得不到賞識,耗心思做,總是希望能盡善盡美,所以對自己非常苛刻,忙忙忙又急急急,一個不留神,心血管、腸胃道等疾病就發生,忍耐著繼續蠻幹下去時,身體的其他方面就一連串的發生狀況。

所以當人面對最大的恐懼-「死亡」時,會緊緊抓住所有他能抓住的東西,就變成過度的執著,不願意也無法安然的放下一切,更不知道肉體會幻滅,只有他擁有的靈性是不生不滅的。有一位作者艾尼塔‧穆劄尼出了一本書《死過一次才學會愛,英文書名Dying to be me my journey from cancer, to Near Death, to True Healing》,主要是寫到有關她罹患癌症的經過及所發生的奇跡。

書本的內容記述,醫生診斷她罹患淋巴癌末期。當癌症吞噬她的身體的每個器官後陷入昏迷,並由醫生宣告不治,在醫生于病危的急救過程中,她去了一個無時間性的世界,感受到自己和宇宙融為一體,被愛層層包圍,那種無痛苦的經驗影響了她,當她的靈魂決定重返人間時,她清醒了,所患的癌症也不藥而愈。

因為「愛」是一種正向的心態,具有來自於本體強大的能量,它影響一個人後,這個人所做的一切行為都是自然的,這種自然就是道、就是無為、也就是真實。一個人懷著真愛來做事,事情會做得很開心、沒有埋怨,身心感受通泰,這也就是愛與恐懼的差距。懷著愛心的人,做事時會先考量到他人,然後才考慮到自己立場,即使無法如期完成,在這個人心中仍是圓滿的,而懷著恐懼的人,事事只考慮自己。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有幾段是說明人遇到急難恐怖的時,只要專唸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菩薩就像閃電一樣來幫助你,還替你免除刀難、水難、火難…等各種苦難,並給予你精神鼓勵,所以娑婆世界的人都叫菩薩為「施無畏者」。為什麼菩薩能做到這樣呢?因為祂不恐懼,不執著,但菩薩知道肉體是會幻滅的,也知道人們還沒找到本來的靈性,所以祂慈悲、大愛的去聆聽每個人的聲音,知道你為生計忙碌,又要面對各種無奈與恐懼,所以當你念祂時,就給你心靈上的安慰,給你勇敢,也希望你轉念,具備愛的心態去幫助別人,希望你將慢慢具備正量、豐富生活與改變人生,這就發揮了菩薩的精神。那麼,你準備開始愛了嗎?

Visits: 18

中華金剛般若禪學會

地址:新竹縣寶山鄉油田村油石路8巷8號
本會電話:03-576 9388
聯絡信箱:jinganbore1010@gmail.com
Line ID:0905075585
wechat ID:k0905075585

內政部核准立案台內團字第1060075636號
新竹地方法院核准106證社字第18號

©中華金剛般若禪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