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恒 2025.06.12
學佛本應無所求,求亦無所得,怎有什麼心得可講;這不,老師的慧心禪語,就有這麼一句話:所有的追求,都會落空,除非找到自己。難怪,我每次寫完一篇文章,總覺得還是著相,覺得幼稚,也許說是覺性愈來愈顯現吧,你剛寫完就覺查到了文章中,文意還是不知不覺偏了其中一邊。曾經寫完沾沾自喜,現在全看了都倒胃口。
那麼,應無所得,所以不寫了嗎?事實是,寫了以後才知道問題;不寫是頑空,白話說是矯情。寫時心空,才是重要的。
心空,如何寫心得呢?好像某位師姐,在開車時心空了,高速公路上不能停車,只能強迫自己不空;所以心空如何寫心得,寫心得時如何心空呢?
哈,我不知道,怎麼就搞出這麼一個難題給自己呢,也許算沾上一點心空的邊吧,因為我真的不知道,我怎麼就搞出這個難題呢。這是哪裡來的Cloostalk,是我的心,還是外來的心的串擾。
我大概知道一點了,很自然的寫出來,有點心空;寫到覺查自己搞出一個難題時,這時就不空了,算起第一念了。第二念就是,要怎麼寫完呢?繼續起念,就寫不完,怎麼也寫不出來,休息一下吧,老師說的。
兩個問題,一個是繼續往下寫,如何寫時心空;另一個問題是,這個寫時心空,與五台山行有搭上邊嗎?
抽菸中場休息過後,我在思考著一個問題,這是我的心嗎?寫文章的人是我嗎?回想過去所寫的文章,都是有些體悟而寫下的,今天,悟了什麼,又不像,手一直在動,是哪裡來的動力;我只是因為那個頭痛的問題,如何寫時心空,如何船過水無痕,定在那裏不動一下子,而看到了好像不是我在寫文章,如此而已。
我寫完了,寫時心空,我好像沒有心得,是不是啊,也有那麼一點懷疑這是不是我寫的,這就算它是一個心得吧。做任何事都應如此,但要做要寫,不做不寫不知心空不空,寫了做了才知道自己這麼不空,這麼多放不下。五台山呢?記得那晚,風真的很大。我寫完心得時,也走過五台山了。寫時心空,走過五台山亦應心空才是。
Visits: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