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心靜,啟發能量

力求心靜,啟發能量 150 150 einsja

布殊2021.06.15

不管事再忙,人在哪裡,都要能常常親近善法,面對面的能量比網路接觸的能量更強大。只要各位把心靜下來,不要被欲望牽絆,一旦回歸心靈本處時,就能感受到物質世界裡能量的流動,只要能夠有一次體會到這種訊息,就會對靈性的修行深信不疑。這就像是「情緒」,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喜怒哀樂你一定感受得到,每個人感受到的程度不同而已,就這是能量的一種形式。尤其是要做偉大的事業的人,越要能感受到心靈的力量,如果感受不到,很難成功,自古以來的先聖先賢、大成就者,他們對心靈的瞭解都是巨大的。很多事業有成就的人,都曾提到他們個人的經驗,也就是當他想像自己成功的樣子時,不久後就會真正地站在領獎臺上,就個就是「心靈的力量」。

中醫講五臟六腑,各自主宰一種情緒,事實上,情緒是從我們的頭腦出來的,是因為種種的執著、罣礙產生的反應,而且每個人表現出來的反應也都不同。就像賞月的時候會說「花好月圓」,花是同樣的花,月是同一個月,怎麼有好或不好,圓或不圓的差別呢?這些差別永遠都是心靈在主宰。所以,要沉下心來,才能感受到心靈的作用,感受到能量的存在和傳遞,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打坐,就算不能盤坐,能端正坐好,閉眼休息一下也行。一個真正修行上路的人沒有昏沉相,也就是說他坐著就是坐著,他不會打瞌睡,什麼也都不想,只有自己與自己同在。

其實,要感受到能量的傳遞是很容易的,比如一個人生氣的時候會滿臉猙獰,其他人就會感受到這個人的憤怒,悲傷的時候會哭、會沈默不語,別人遠遠就會感受那裡會有個冷氣團,這就是能量傳遞的一種形式,美好的情感、覺受也是一樣的;而一個成道的人,就能把他心靈最美好的狀態透過載體傳遞給你,這個載體最常見的就是語言。修到更高層次時,更可以透過一些動作、表情來傳遞。

中國文化講求「靜」,以老子最具代表。老子講「至虛極,守靜篤」,講的就是「靜」,不是尊敬的「敬」。布袋和尚「退步原來是向前」,因為願意退就能「歸根復命」,回到生命的母體,生命的原點,就大徹大悟了。唯有在大徹大悟中,才具有更高維的眼光、思維來看待所有的人事物,抓到大根大本,所有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而沒有智慧的人往往「入海算沙徒自疲」。這也是為什麼英國的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博士,在他的《展望21世紀》一書裡寫到:「整個未來21世紀,拯救世界最好的方法,就是的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孔孟思想跟大乘佛法。」這一點也是禪宗強調的修行要點。

而打坐沒有什麼技巧,就是靜靜的坐著,要觀想、不觀想,持咒念佛或不不持咒念佛都行,也可以聽聽輕音樂,在這中間先練習把自己靜下來,有點進步後,就練習故意打妄想,然後把念頭拉回來,10分也行,半小時或1、2個小時也行,有無窮的利益。一旦能安住在自己之內,不打妄想,往回看著自己時,生命的實相就會慢慢浮現,你就會發現生命是怎麼回事,它的意義在哪裡。

前兩天看了台大醫科一位教授的講演,其中是有人問他:「你當了重症科的主任,看了這麼多生生死死,請問什麼是死亡?你怎麼定義死亡?」他回答說:「我不正面答覆你,我問你,什麼叫活著?」停了一會兒,他又繼續說:「我觀察了這麼多年,大多數人活到五、六十歲,但沒有幾個人是真正的活著!我不是說宗教,我是從醫學角度來判斷,是從醫學哲學的角度來判斷什麼叫活著。你的頭腦內有在運轉、活動,就叫活著嗎?生命的意義在哪裡?」高智商的人,不滿足於生活現狀的人,都會思考他目前人生的意義,這也是佛陀、孔子、老子、……這些祖師大德、所有聖賢們在思考的內容-「人為什麼要活著?」

曾經有人問孔子死後是什麼境界,但孔子不是搞宗教,不願意把死後的世界描述成一個神奇的國度,他只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因為他的工作範圍是教世人怎麼俯仰無愧、光明正大、不卑不亢、頂天立地……的活著。」如果你活著的時候是光明的,就你不用擔心死後的事情,一定會是好的。

有一次南懷瑾大師說:「你看看自古以來有多少個狀元,你數過沒有?有好幾百個狀元,據我所知有五、六百多個狀元,那你記得幾個?」記得住的那幾個往往是因為他做了一些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事,絕對不只因為他是狀元。而他會做出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事,是因為他參悟到了生命的意義,懂得了什麼是「殺身成仁,捨身取義」,了解了那個「義」勝過生命,那個「仁」也勝過生命。

一旦找到了超越自己生命意義的東西,你就會不顧一切。其實,那個東西就是「道」,佛門講的「實相」,孔子講的「仁」。那為什麼大部分人會迷失於現象界,迷失於物質生活中呢?因為他們認為那些欲望更可以滿足他當下的需要,不知道這些都無法永恆,所以不斷盲目的追尋。當然不是不追尋,但是你要記住還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那個才是真實的。

Visits: 17

中華金剛般若禪學會

地址:新竹縣寶山鄉油田村油石路8巷8號
本會電話:03-576 9388
聯絡信箱:jinganbore1010@gmail.com
Line ID:0905075585
wechat ID:k0905075585

內政部核准立案台內團字第1060075636號
新竹地方法院核准106證社字第18號

©中華金剛般若禪學會